關於藝術家
香港藝術家 Leo Wong ( 王俊賢 ) 憑藉其豐富植物學知識及對陶藝的熱愛,創作一系列巧奪天工、扣人心弦的花卉陶藝雕塑。以充滿東方詩意的想像呈現大自然萬千姿態,乃結合非遺工藝、文學、植物學的藝術表達。
花卉植物一直是Leo Wong 主要的創作題材,從標誌性的牡丹及至薔薇、蘭花等,令人聯想中國傳統文學中植物所蘊含的豐富象徵意義。Leo Wong 力求詮釋大自然中難以捉摸的瞬間,以玲瓏透亮、輕盈細膩的瓷土保存花朵轉瞬即逝的狀態,探索生命的起承轉合。
Leo Wong 向世界展示亞洲當代陶塑的審美體現及哲學涵義 ,其作品獲荷蘭駐港總領事館、香港半島酒店、文華東方酒店集團、Van Cleef & Arpels 、Chanel 等知名機構收藏。曾參與多項香港及國際展覽 ,獲得法國五月藝術節、新加坡富麗敦酒店及香港半島酒店等邀請舉辦個人展覽。2024 年更成為香港唯一獲選的藝術家代表香港參與威尼斯 Homo Faber 頂級工藝雙年展。
靈感源自東方美學、自然主義
在漫長的歷史中,花木、造園在東方文化中乃重要文化象徵符號。自小熱愛中國文學,加上長大於貼近大自然的新界區,Leo Wong 在藝術創作上深受亞洲園林和詩詞啟發。將一切從大自然和文字帶給他的感動,透過陶藝從亞洲傳向世界。
明代《園冶》 「 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 」: 這一直是東方文化追求的精神意境和藝術效果。 其意思指 - 雖是人為創造,但應呈現像上天造化生成,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美學風格。 - Leo Wong
Leo Wong 嘗試探索陶瓷的藝術表現和可塑性,用瓷土呈現風中花卉的輕盈靈動,光影之中更顯細膩動人。陶瓷物料歷千年而不衰,與轉瞬即逝的花朵形成強烈對比。其陶藝雕塑描繪了花卉由蓓蕾、含苞待放、初綻至盛開的不同狀態,象徵了生命的起承轉合,令觀者感受到藝術領域對植物的雋永禮贊。
為非凡工藝賦予時代意義及藝術生命
渾然一色、白如凝脂、素猶積雪。為將白瓷薄胎的美感層次與工藝挑戰推向極致, Leo Wong 使用最高透光和白度的優質瓷土製作陶瓷。此物料雖帶來無與倫比的質感和精緻度,但工藝難度和失敗率遠高於一般瓷土的製作。
每次創作皆用上超過10道工藝,作品完成後需等待一個月慢慢風乾,最後在接近1300攝氏度的窯爐中經歷兩天燒製。窯爐溫度比任何已知的火山熔岩都要高,鍛燒期間容易變形塌下 ,整個過程必須仔細控制。 如此考驗的不只是細心和耐心,更是不怕失敗的毅力。
「每一次的窯燒都令我膽戰心驚,因為沒有人可以控制作品能否夠完好無損地從窯裡出來。
這種不確定性也令我深深著迷,我將它視作生命的饋贈,享受等待出窯過程中的期待感。」
有別於一般陶瓷光亮、厚重的質感,Leo Wong從堅硬的物料帶出花瓣柔軟、動感的效果,構成視覺與觸感的衝擊。原因是以中國傳統絞胎工藝為基礎,將顏料混入瓷土,令透光度達到極致,呈現物料最純粹的本質。Leo Wong 近年努力鑽研下,希望將千年技藝重現出來,以嶄新藝術形式表達。
藝術家個人背景
王俊賢 ( Leo Chun-yin WONG) , 1981 年生於香港。過去曾於新加坡和瑞士日內瓦生活,現定居及工作於香港。Leo Wong 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,畢業後成為註冊樹藝師。投身陶瓷藝術前,從事園藝相關工作超過 20 年,規劃及設計無數花園及綠化項目。
Leo Wong 從小時候就開始在家中的田野把玩泥土,以創意揉捏出無限可能,感受土壤帶來的力量。長大後從事園藝設計工作, 熟悉各種花卉植物 ,拜服於這種古老材料的無窮魅力,被隨著時間流逝而回歸大地的事物所吸引。
自 2014 年 Leo Wong 向香港陶藝大師何大鈞老師學習石灣陶塑技藝, 包括選泥、手揑、上色、配釉、磨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,透過自我練習鑽研奠定了堅實的陶藝基礎。深受石灣陶藝生動傳神、中西合璧的特色啟發,憑藉豐富植物學知識,Leo Wong 創作一系列極具個人特色的花卉陶藝雕塑。
「我時常被時間和生命所感動。也或許我選擇以陶土如此古老的媒材創作並非全是偶然。」
藝術成就及主要展覽
The Hari 藝術獎 2023
獲選為 The Hari 藝術獎 2023年度入圍者,Leo Wong 參賽作品於酒店大堂向公眾展覽。
Homo Faber 2024
2024年 Leo Wong 獲選為唯一的香港藝術家,代表香港參與威尼斯 Homo Faber 歐洲頂級工藝雙年展,與來自世界各地 50 多個國家的 400 多名工匠大師共同展出非凡傑作。這項國際文化盛會不但彰顯傳統及珍貴工藝登峰造極的今貌,更展現工藝與創意和設計世界的淵源,從不同層面頌揚工藝精髓及匠人的非凡才華。